内容摘要:《布袋和尚图》立轴 水墨绢本。浙翁如琰题:补处不贪,内院不住,业识忙忙,无本可据,我且问你,肩颈陀底,是甚闲家具,嘉定庚辰解制,住径山比丘,如琰赞。浙翁如琰,系大慧古德五山之首的径山寺住持。此幅画作为水墨绢本布袋和尚图附题跋。绘者柯山题盒。画中布袋和尚仰面向左,右手执布袋一端而立,其面貌手足的表现、服饰线条的描绘手法等均体现出宋代禅画的独有特色。且题跋末尾附嘉定庚辰十三年(1220年)年号,是作品年代的有力证明。“解制”指夏安居圆满自恣日之后。由此可知作品年代为南宋中期,即日本的镰仓时代承久时期,可以说是南宋水墨画中碛石一般的存在。题跋四言六句,仅第七句为五言。“补处不贪”或许是指不贪图向布袋中加入补备之物;“内院不住”则指布袋和尚作为弥勒菩萨的化身游于街市,为世人的业识奔走忙碌而自身居无定所。倘若自己遇见了他可能要问一句“布袋和尚你肩上所担如头陀袋一般之物,是什么闲摆设?”所言之意大概如此。它揭示了本集中[単色之部]之首,第二十图中浙翁如琰所题法语,以及第二十一图中芦叶达摩的题跋。即便在书体上有楷行之别,其笔法脉络、凛然独立的风格值得赏赞。浙翁作为大慧法孙,其墨迹亦有很高的地位。长久以来我一直祈愿能够获得浙翁的真迹,获悉东京有一幅法语、接着在北陆得以拜见芦叶达摩、如今又在关西与此布袋相逢,多年的夙愿终得以实现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