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印、书法、绘画、诗歌,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艺术。印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,中国印章分阴阳、道天地、启生死、藏神明,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,特别是哲学的基本元素,是中国古人修身养性之名器。

 

印章文字首选篆书,其次隶书。汉字有良好的指意功能,具有高度简练的表达作用,印章的出现和使用,作为一种雕刻和书法融合的艺术,是中国书法、绘画密不可分的艺术样式。篆刻印章在古代多用铜、银、金、玉、琉璃等为印材,后有牙、角、木、水晶等,元代以后盛行石章,

早期印章都比较小,公分见方,当时最大的印章是王或皇帝的。王后和皇后的印章,文字与王、帝相同,不过体量较小,秦以前,无论官,私印都称“玺”,秦统一六国后,规定皇帝的印称“玺”,臣民只称“印”。因此印章一直以来都有身份、地位、权力、等级的象征。

印章从原始社会后期开始萌芽,战国以后,印章开始流行,隋唐时期是我国印章文化发展的低谷,艺术水平不高,但印章的章法、规制、功能初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变化,丰富了印章的品类、丰富了印章文化。无论如何,印章文化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,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我国的民族政治,经济,文化等密切相关,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经验,同时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素质和精神文化风貌,在中华艺坛具有独特魅力。印章文化伴随着中国人,今天的中国人,在合同的最后一句,还都愿意写上盖章有效,签名、签字都不那么重要,可见随着时代的进步,印章的象征功能逐渐弱化,而印章的证明功能则成为主要功能。印章雕刻讲究刀法,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,是我国独有的艺术品类,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印章文化印章艺术,具有物质的和精神的,实用的和审美的多重价值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